第436章 交代 (2 / 2)
看书哩www.kanshuli.com
尽管郑开儒后来并不承认矿石之事与他有关,但是何大公子肯定这事和他脱不了关系。
只是,他肯定也没办法,只能当作不知,默认他们继续做这件事情。
他也承认,那个时候,他是有些自欺欺人的,觉得只要他不知道那些人运走了多少矿石,以后就算事发,他和整个公主府到时候也可辩驳是不知情的。
但是,他知道他与公主府也不能一直受郑家父子要挟,便派了人去临渊城。
这些事情,他从未与他的父亲何道透露过。
郑开儒也遵守他们的约定,保守了他们之间的秘密。
起初一切都还好,可是,后来,史成出事了。
史成知道的秘密太多,他们很担心史成扛不住压力将这些事情说出来。他只要说出一点,对他们来说就是大祸。
谨慎起见,郑开儒将人解决掉了。
他怎么完成的这件事情,何大公子并不知晓。虽然史成死的有点冤屈,但是何大公子也清楚,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严的。郑开儒将事情办得很漂亮,他便也默认了此事。
只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过后不久,郑开儒打听到,史成生前可能留有他与郑勉以及何大公子的把柄。
他派人暗中找过许久,都没有找到。
双溪楼楼主隐藏在临渊城,计划谋杀西北官员的事情爆出之时,何大公子的人正好在临渊城。
那人就是何府的车夫马顺。
不过,除了何大公子与他身边跟了他多年的小厮,无人知道马顺其实是两个人。
他们是亲堂兄弟,却长得十分相似。两人家中都是家境贫寒,后来堂兄机缘巧合,学了一身功夫,在江湖混饭吃,专以杀人为营生。堂弟早年差点饿死,何大公子与颖丰公主还未成婚时,常年在外行走,遇到此人,给了他一口饭吃,并将他带回了尚书令府。堂兄后来得罪了人,遭到仇人追杀,身受重伤,幸又遇到了堂弟。堂弟求了何大公子收留堂兄,此后,这人为了躲避江湖仇家就与马顺共用一个身份留在了何府,为何大公子所用。
何大公子与颖丰公主成婚后,也没有将人带去公主府。
一是他们二人熟悉了何府,去新的地方,被人发现的风险会增加,二是他们留在何府,方便替何大公子从他那向来不愿与他谈朝廷之事的尚书令父亲那里打听一些最新消息。
当时去临渊城的,就是这位堂兄。
临渊城的事情,何大公子与公主府没有直接参与。
可是若是郑开儒因此出事,公主府也必定受到连累。
何大公子知道临渊城的事情后,没有办法,就让自己的人见机行事。
当初在酒楼打听消息、后又跟踪水乔幽的就是此人。
然则,对他们来说,尽管他们用尽了办法,事情还是在朝着最坏的方向走。
这件事也让何大公子知道了自己先前的猜测果真没错,也有些震惊郑开儒的胆大包天,明白他的焦虑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此。
很不巧,这个时候,颖丰公主那边似乎也发现了颖丰的那些事情,知道了那商号的商船上的秘密。
何大公子同样很头疼,但是他亦担心郑开儒一直找史成家人的麻烦,反而惹人注意,又生出事端,便禁止他再找史成的家人逼供。
另外,何大公子也想是杀杀郑开儒在他面前的嚣张气焰。
官府寻找的那个有着雾城口音的人并不是马顺堂兄,而是郑开儒身边的打手。
那人本也不是雾城人,他当初在临渊城留下的那个口音实则是故意给官府留下的线索。
郑开儒在何大公子身边见过马顺的堂兄,就让他身边的人跟着夜雨潇湘门口的那个护卫学了雾城话。
他是早就有心让何大公子与颖丰公主做替罪羊,他也不知何大公子派了人去临渊城,故而在临渊城时,就让手下人装作马顺的堂兄,想要栽赃嫁祸,借他们金蝉脱壳。
何大公子知晓郑开儒的阴暗后非常生气,后来就想借此事让郑开儒知道他和公主府也不是他郑家父子可以随便拿捏的。
郑开儒受到何大公子限制,没有办法,只能暂时放弃从史成的家人那边找史成留下的证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恰恰就在此时 ,袁松从临渊城调回了都水台,郑开儒与何大公子都意识到这极有可能不是一场简单的调职。
故而,他和郑开儒,以及颖丰公主三人都默契的让人架空了袁松,他还劝说颖丰公主让人暗中毁掉了河道修筑的相关案牍。
即使如此,他们也都清楚,这样只能延缓事情的暴露,是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郑开儒若是早就知道了临渊城那些银子的来历,并全程参与,那一旦出事,郑家落个满门抄斩的结局也属正常。
郑开儒两边的麻烦都解决不了,他亦清楚,他们郑家与颖丰公主还是不一样的,更担心何大公子利用颖丰公主的身份让他们自己脱身,将罪名全部推给他与郑家。
他们做出这种事情,他们也明白,一旦出事,庆王是不可能帮他们的。
而且,郑勉还因吏部尚书这层便利,看出青皇已经有意立安王为储君。
这件事也让郑勉十分后悔当年将女儿改嫁给了庆王。
因此,郑开儒趁着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提出与何家结亲,求娶何家的小姐。
与此同时,郑家冒着得罪庆王的风险,开始着手安排郑家女儿接近安王,想要将郑家的那对姐妹送进安王府。
他们认为只要郑家的女儿进了安王府,他们再‘帮助’安王入主东宫,或许可以逆风翻盘,改变局面。
先不谈论郑开儒个人,何家已经结了一门皇亲,郑家也算是皇亲。
别说何家小姐没有看上郑开儒,何道原本也是没想与郑家结这门亲的。
郑开儒见何大公子说服不了何道,就让他自己的父亲郑勉去同何道谈了。
郑勉与何道谈论两家婚事时,无意间泄露了一句颖丰境内曾经倒灌、决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