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钱究竟去哪了? (1 / 2)
看书哩www.kanshuli.com
“钱究竟去哪了?”
“答案是落入了这一阶层的囊中。
”
“这个阶层的形式多样,唐代时,他们便是世家大族,所谓五姓七望。
”
“他们拥有最富饶的土地,最坚固的城池,掌握着最先进的学问。
”
“对他们而言,皇室也不过是稍逊一筹罢了。
”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想为太子李承乾迎娶五姓七望之女,却遭冷遇。
”
“在那些人眼中,身份悬殊,瞧不上李世民的出身。
”
此言一出,满座皇族子弟无不震惊。
他们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
对于五姓七望,他们只是有所耳闻。
但他们从未意识到五姓七望曾经如此嚣张。
那可是李世民啊!
唐太宗李世民本人!
竟然是为了自己的太子求婚!
即便如此,还能被人轻视!
那么,他们这些皇家旁支子弟,在这些人眼里岂不是更无足轻重?
胡大老爷看到众人反应,没有再深入谈论唐代的事情,而是继续讲述后面的内容。
“自宋代起,读书人的崛起和国家实力的增强,让士大夫阶层逐渐壮大。
”
“他们成为了历代最庞大的获利群体!”
“而你们之前提到的钱,就是被他们获取的!”
------------
“士大夫?”
“那些士子?”
“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朱雄英也感到疑惑。
他总觉得其中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否则,他怎么会从未听说过这种事?
这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不管这些人如何质疑,胡大老爷始终面带微笑。
他任由他们发泄内心的不安。
的确!
在胡大老爷看来,这就是不安!
虽然出身皇族,注定荣华富贵,但如今却被告知,他们不过沾了些许余荫而已。
真正大口吃肉的,反而是平时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士子?
胡大老爷依然带着笑意。
当看到众人情绪逐渐平复时,他缓缓开口:
“你们啊,太低估士大夫的力量了!”
“首先,皇室与勋贵依靠的是血脉传承。
”
“这意味着,只有子嗣兴旺,他们才能延续下去。
”
“并且,皇室与勋贵要兴盛,需要国家更强大的国力以及战争中的功绩。
”
“但士大夫呢?”
“他们的传承不仅依赖血脉,还有另一种方式——师生关系。
”
“一个读书人,即便最少,也能轻易培养出几十名**。
”
“而这些**,未来还能有自己的**!”
“这样累积下来,短短几十年,就能形成一个紧密的同门团体!”
“加上同乡、同年等关系,这网络有多庞大?”
胡大老爷看着震惊的小辈们,直言道:
“最可怕的是,皇室和勋贵无法无限增强实力,因战争机会有限,国力也无法持续增长。
”
“然而,每三年一次的科举却从未停止!”
“所以,你们想想,士大夫的势力会不会不断扩张?”
众人即使心中不愿,也只能点头。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事实。
见到他们接受了,胡大老爷又吃了块点心,笑着继续说:
“一旦官场被士大夫掌控,接下来就是他们谋取私利了。
”
“谁不想为家里争取些好处呢?”
“在老家那边,不管父母官是同门还是同年,联系起来都不难。
”
“稍微打个招呼,就能为家里谋到几千亩地,这太容易了。
”
“对这些官员而言,这样的事情根本不费劲。
”
“你在我老家做官,帮我一把,我自然也会去找你老家的官员,互相帮忙而已。
”
“不过是些人情往来,这好处就落下了。
”
“关键是,这些人都是官场老手,除非皇帝派人专门调查,否则根本发现不了当地出了什么事。
”
“表面上看,一切都风平浪静,毫无破绽。
”
朱雄英听后,握紧的小拳头几乎要冒烟了。
整个人紧绷着,小脸上的怒火清晰可见。
然而胡大老爷却似乎没有察觉,依然悠闲地说着。
“接着,这些人霸占田地、少交或干脆不交赋税后,就把目标转向了皇室和贵族。
”
“毕竟,只欺负百姓总会有极限的。
”
“而且,压制住皇室和贵族后,他们能更方便地获取利益。
”
“恰巧的是,朝堂上九成的人都来自士大夫阶层。
”
“他们控制舆论,不断指责武官如何如何,说他们穷兵黩武,不是好东西。
”
“同时,大力宣传轻徭薄赋、皇帝无为而治等主张。
”
“结果怎么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官安逸,武官无力,皇帝对天下实际状况一无所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