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哩www.kanshuli.com

自从第一个学子进入之后,外面的人就在焦急的等待着,鸦雀无声,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交谈的心思,都想知道进去之后会遇到怎样的考核。

报名之前需要考核,考核不过连报名都不会通过。

其实,他们也猜到了,所谓的考核也不过是当场问几个问题,不可能是太繁琐的考核,不然这么多人报名得考核到猴年马月去?

他们想知道的是问题的难易程度,若是问题太难,只怕连报名都通不过。

就在众人紧张的等待中,最先进入的学子终于出来了。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定格在了他身上。

大家也顾不得什么肃静不肃静,纷纷出口问了起来。

“里面是什么情况?”

“都考核了些什么?还望兄台不吝指教!”

出来的学子抱了抱拳,有些自豪的解释道:“国公之所以定下考核,只是怕有人滥竽充数。”

“我等国子监学子一直听国公讲学,并非滥竽充数之人,自然不需要考核。”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议论。

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卒们一面放人进去,一面敲锣维持秩序。

这一番话虽然引起了一些议论,却也算不上骚动。

国子监的学子们听完这番话后也感到自豪,但也没有太激动,因为他们是真真切切的跟着听了几个月的讲学,几乎一场不落,而且回去之后也没少议论。

要是连报名的考核都通过不了那才成笑话了呢!

外地赶来的学子们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晋国公就是在国子监讲学,国子监的学子们肯定不是滥竽充数。

其实他们也都明白,国子监的学子们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能够通过遴选的可能性不大。

正因如此,奔赴长安的其实大多是家有余财的青年学子。

当然了,他们心里也还是怀有一线希望。

国子监的学子前程远大,可以通过科举入仕,真正有才学家世显赫的学子肯定不会对科技院感兴趣。

从这方面来说,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晋国公一定会公平遴选。

不然晋国公没必要搞这么大的阵仗,直接从国子监遴选官员。

既然是公平遴选,那就在考场上见真章。

有人豪情万丈,自然也有人心情低落,生怕自己就是那滥竽充数之人,连考核报名都通不过。

事实上,国子监的学子们因为之前经常讨论科学,倒是彼此知道是什么水平。

而从外地赶来的学子们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因为自从科技院遴选官员的消息发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对科学三缄其口。

大家都是竞争对手,谁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出来?

第二个进去的学子满脸喜色的走了出来,他并非国子监学子,而是长安寒门学子,刚刚顺利的通过了考核,报名成功。

“兄台,是什么样考核?可否透露一二?”

“兄台,考核的题目是什么?与我等说说呗!”

出来的学子连忙摆手说道:“不是我不想说,而是国公有令,严禁透露题目,我可不敢违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